弗雷德里克·弗朗索瓦·肖邦
出生于波兰华沙一个知识分子家庭。其一生可以分成两个阶段,前半段的华沙时期和后半段的巴黎时期。肖邦在华沙时期主学于华沙音乐学院,表现出杰出的钢琴演奏与作曲才华,在华沙期间他已经创作了很多作品,其名声已经传到西欧国家。肖邦后半生在巴黎度过,这段时间他的创作完全成熟。肖邦的一生是为钢琴存在的一生,所谓的“肖邦风格”拓展了钢琴音乐的表现领域,他在和声、织体、节奏以及使用钢琴踏板上为钢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肖邦的另一贡献是对钢琴音乐体裁的开发,《玛祖卡》、《波罗奈兹》、《夜曲》、《前奏曲》、《谐谑曲》、《叙事曲》等等,这些体裁很多并不是他创立的,但他却赋予它们以全新的生命。
《c 小调“革命”练习曲》
这是肖邦的一首非常著名的钢琴曲,又名《华沙陷落》。虽然名为“练习曲”,但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用于练习演奏技艺,而是具有相当艺术性的乐曲。此曲写于 1831 年,当时肖邦正居于斯图加特,惊闻华沙起义失败,俄国人占领了波兰,肖邦在强烈和悲愤的心情中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名曲。
威廉·理查德·瓦格纳
德国歌剧作曲家,19 世纪音乐界奇才,不仅是大作曲家,也是指挥家、音乐理论家,还是文学家,所有歌剧脚本皆自己亲自撰写。瓦格纳对音乐历史的重要影响在于他对传统歌剧的改革,他把他的改革歌剧称为“乐剧”,大概要旨有:戏剧第一、音乐第二;歌剧应该回到古希腊戏剧那种综合性艺术体裁的样式上去。在此理论设计基础上,瓦格纳创作出了《特里斯坦与依索尔德》、《尼伯龙根的指环》等乐剧。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历史影响是非常深远的,他改革的不仅是歌剧,而是对音乐观念改革,19 世纪下半叶瓦格纳热席卷欧洲,他在音乐上的革新对 20 世纪西方现代音乐也产生了深刻影响。
《尼伯龙根的指环》
这是一部超大型的歌剧,创作时间历时近 20 年,由四部歌剧组成, 分别是《莱茵的黄金》、《女武神》、《齐格弗里德》、《众神的黄昏》。剧情取自德国中世纪民间史诗,故事主要围绕争夺宝物指环,寓意深刻。这部歌剧采用了瓦格纳乐剧的新理念,使用“主导动机”手法串连整部作品,音乐语言复杂,交响乐队在歌剧中起到与歌唱同等重要的作用,是瓦格纳“综合艺术”理想的完美体现。
朱塞佩·福图尼诺·弗朗切斯科·威尔第
意大利人,幼时随当地风琴师学习音乐。29 岁创作歌剧《纳布科》而成功,但真正奠定他在歌剧领域地位的是 40 岁前后创作的《茶花女》、《弄臣》和《游吟诗人》三部歌剧。中期创作受法国大歌剧影响,创作有《唐卡洛斯》、《命运的力量》等,1871 年创作的《阿伊达》标志着这一阶段的高峰。随后有十几年的沉寂,在 1887 年创作了他的晚期佳作《奥赛罗》,并在 80 岁高龄意外地以喜歌剧《法尔斯塔夫》完满地告别了创作生涯。威尔第一生创作了 29 部歌剧,他将三百年意大利歌剧发展推向巅峰。
《弄臣》
三幕歌剧,又名《利哥莱托》,1851 年初演于威尼斯,这是威尔第的成名作之一。剧情取自雨果的小说,这是一个讲述恶有恶报的故事。这部歌剧的戏剧性很强,又有很多优美的唱段,其中公爵的咏叹调《女人善变》、吉尔达的咏叹调《让人爱恋的名字》以及终场的四重唱都是广为人知的歌剧名段。
莫杰斯特·彼得罗维奇·穆索尔斯基
俄国作曲家,19 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。出生在地主家庭,音乐上受母亲的启蒙教育,从小学习钢琴。60 年代接触巴拉基列夫、斯塔索夫等进步的民族主义艺术家,开始从事音乐创作,为俄罗斯民族音乐发展做出巨大贡献。穆索尔斯基最有影响的作品有:钢琴组曲《图画展览会》、歌剧《鲍里斯·戈都诺夫》、交响诗《荒山之夜》和歌剧《跳蚤之歌》等等。这些作品都非常具有民族特色,具有鲜明的俄罗斯音乐的风格特征。
钢琴组曲《图画展览会》
穆索尔斯基的朋友建筑师兼画家哈特曼逝世,为了纪念好友举办了他的个人画展。这套钢琴作品正是根据画展的印象而作。全曲由十首小的乐曲构成,分别代表十幅画,在各乐曲之间插入被称为“漫步”的间奏段,形象地表现了一名观画者徜徉在画廊,不时驻足观望的情景。由于这组钢琴曲形象生动,引起很多作曲家的兴趣,将其改编成管弦乐曲,其中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的版本比较著名。
彼得·伊里奇·柴可夫斯基
俄国作曲家,21 岁开始正式学习音乐,入彼得堡音乐学院,25 岁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。70 年代受富孀梅克夫人赞助,辞离教职,专心作曲。柴可夫斯基音乐充满了浓郁的俄罗斯风格,反映了 19 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。柴可夫斯基的创作非常广泛,歌剧、舞剧、交响曲、协奏曲、室内乐无所不及。最著名的有歌剧《黑桃皇后》、《奥涅金》,舞剧《天鹅湖》、《胡桃夹子》;他共写作了六部交响曲,其中《第六“悲怆”交响曲》尤其感人至深;此外他的钢琴组曲《四季》、《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》、《1812 序曲》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杰作。
舞剧《天鹅湖》
作于 1876 年,表现公主与王子的神话爱情故事。此舞剧是俄罗斯芭蕾舞剧的经典。舞剧中有许多著名的段落,如优美的天鹅湖场景主题,活跃的四小天鹅舞蹈。由于舞剧的音乐非常成功,柴可夫斯基将其中的一些优美段落集中起来,改编成管弦乐《天鹅湖组曲》,经常在音乐会上独立演奏。